11月8日,小红书的运营主体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外披露,已于近日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金额高达5亿美元,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这是自2013年成立之后,小红书的第6轮融资,上一次融资发生在今年6月,融资金额达3元美元,彼时,资本给小红书的估值是100亿美元。
而此轮融资之后,小红书估值超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小红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做到了估值翻倍,更是越过了千亿市值的门槛。
千亿市值小红书
按照11月11日的收盘价来看,国内几个已经上市的内容社区平台中,快手的市值超530亿美元,B站的市值为326亿美元,微博的市值为105亿美元,知乎的市值为52.6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还没有上市的小红书,市值已然超过了微博和知乎。这轮融资过后,大家又不由得关注到了小红书的上市可能性。
今年4月,小红书曾传出年中前后计划赴美上市,当时小红书回应称,对传闻不予置评。
三个月之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内监管收紧,企业赴美IPO面临较大不确定。
有不少赴美上市计划的公司选择了观望,或调整到香港上市。
直到今年10月,又有消息表明小红书将进行规模至少5亿美元的香港IPO,考虑最快今年申请。
不过,小红书方面对此消息进行了否认,称“公司会阶段性与资本市场保持沟通,但暂无明确IPO计划。”
是越过了千亿市值的门槛。
小红书的“溢价”
没有人比小红书更懂“种草”。
“如果你想做个新品牌,只需要去小红书投放5000篇笔记,就能做起来了”,这是行业内的一句玩笑话,但也反映了小红书的种草力在新消费品牌们中的高认可度。
小红书的大部分笔记都不是广告,但却拥有很好的广告效应。
简单来说,用户会在小红书中浏览到一些种草内容,对其中的一些商品产生品牌认知及购买倾向,虽然未必会在小红书内完成购买,但对品牌来说,用户心智的初步占领已经完成了。
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前,大部分品牌都会在9月开始进入蓄水期,蓄水期主要目标是通过小红书社区笔记和专业号内容测试内容质量,用薯条工具将笔记推荐给兴趣人群,提升互动量与爆光,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内容运营和品牌建设。
小红书薯条是一款为小红书用户打造的笔记、直播间推广工具,用户可选择推广目标,帮助提升笔记阅读量、互动量、粉丝量或直播间观众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蓄水期间,品牌应该在非广告的前提下培养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心智。
通过用户对这些笔记的反馈,品牌方不仅能随时调整销售策略,也在无形中积攒了社区的口碑与热度。
——这也是小红书想看到的。
从2013年以海淘好物分享起家,定下“种草”社区的基调,此后从美妆拓展到泛生活,如今小红书上的种草内容覆盖美妆、美食、旅行、母婴、家居家装等多个生活方式领域。
小红书也因此被很多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界定为“生活百科全书”和“消费决策入口”,她们既是平台的普通用户,在这里参考达人们分享的种草笔记,也是内容创作者,分享自己的心得,去影响别人的消费决策。
这种独特的社区生态,不仅意味着内容永不枯竭,更意味着极强的生命力。
更让大量新消费品牌涌进小红书,把这里当作新的营销阵地。最初只是美妆品牌,而后迅速向时尚、潮玩、家居和食品饮料等多个品类扩散。
拿食品饮料领域来说,小仙炖、钟薛高、元气森林、田园主义、王饱饱、欧扎克、三顿半、菲诺等新消费品牌的成功,背后“推手”都少不了小红书的身影。
“雪糕界的爱玛仕”钟薛说,由于其目标消费人群与小红书的用户比较契合,在品牌建设初期,公司直接把冷链大货车开到小红书总部,把产品分发给小红书的种草达人们试吃测评。
有新消费品牌运营部负责人曾表示,其所在公司为了推进产品在小红书、抖音等社媒平台上的推广工作,专门成立了达人运营部,一支十人左右的团队,“其中有三个人专门负责小红书平台,他们的工作就是寻找大量适合产品调性的达人,然后做投放,审核笔记内容,监控数据效果”。
“早期效果确实挺明显的,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比较低的流量成本让产品得到大量曝光”,他们在小红书上的推广方法也是很多网红品牌的基本做法,寻找大量契合的达人,然后开始大肆种草,形成网红效应,刺激主力消费人群购买。
作为品牌塑造的重要渠道,小红书自带商业化光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20年,小红书广告业务收入约为6-8亿美元,约占总营收八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种草”方式来打造品牌确实挺奏效的。
乘着消费升级的浪潮,以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平台链接着消费者、内容创作者和企业,一起创造了不少高光时刻。
回顾过去两年,新消费品牌们忙着融资,忙着IPO,作为“推手”的小红书同样动作频频,通过开放平台资源、完善交易链接等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商业化模式。
被“瓜分”的小红书
不过,当小红书带火种草生意之后,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想来分一杯羹,B站、微博、抖音、快手等社媒和短视频平台自不必说,种草内容随处可见。
如今,电商平台也在发力种草功能,淘宝去年上线“逛逛”之后、京东也在今年的双十一前夕把发现频道改名为“逛”,其内容全部与好物分享相关。
小红书也许还是目前种草属性最强的那一个,但未必是唯一的那一个了。
此外,当广告属性强于种草属性的时候,势必会得到消费者对广告天然的反感。
“现在小红书上的博主种草太泛滥了,而且套路太多,看标题你以为他在真实分享,点进去发现是带货软广,经常感觉自己被骗了”,有小红书的重度用户表示,自从发现自己关注的博主们带货套路越来越多之后,她刷小红书的时间便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用户们对小红书上铺天盖地的种草营销的早已“不满”,今年陆续发生的“炫富”、“佛媛”、“病媛”,以及“小红书滤镜”事件,更让小红书的“种草”负面缠身,很多用户对其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有人甚至直呼“诈骗”。
“客观真实是种草的前提,如果为了短期利益,去消耗用户的信任,上当一两次之后,用户就会开始用脚投票。”
也有种草博主表示,“使女生变美、变白、变瘦相关的,都很容易火。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数据增长出现疲软。以前,推广笔记点赞过千很快,现在越来越难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希雯一个人的感受,当种草内容高度同质化后,很多测评账号的流量增长就势必遭遇瓶颈。
与许多其他的平台不同,在小红书上,广告不是大博主的专属,连KOC(即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发布的笔记,都有可能是广告。
有业内人士,跟大品牌们找头部KOL合作的方式不同,很多不知名的品牌为了节省成本,喜欢找处于腰部和尾部的KOC,在底层大量推广,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广告简直防不胜防。
对品牌而言,也未必是好事:当所有新品牌都这么操作,而真正能创造好内容的KOC就那么多,内卷就越来越严重。
KOC不够用之后,推广报价跟着水涨船高,另外,无论是KOC还是品牌方,都被榨干了。
而头部博主动辄几十万的单条广告费用,也绝不是一般品牌能够承担的。
无独有偶,即便是营销成功的品牌,也开始思考商业的重心。
今年夏天,瑞幸的生椰拿铁带火了公司的一款产品之后,很多小红书用户在平台上充当自来水种草这款产品。
照理说,品牌方应该趁着这个热度再去做一波营销,但创始人思考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目前这个社区生态下,我们没有好的创意想法,也只能产出一些同质化的内容,投放再大也不如自来水的影响力,还不如先把精力放在产品上”。
事实上,“保鲜期”之后,新消费品牌们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困境,流量红利逐渐退去,被各路品牌占领的小红书等新兴内容平台也变得越发拥挤。
对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一位电商行业从业者不由得感叹,品牌太多了,渠道都不够用了。
作为品牌们的重要营销渠道,当下的小红书,不得不面临商业化瓶颈到来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