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非遗达人登上《新闻联播》:千万人看到传统文化之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8 20:22

9月15日晚,炭花舞点亮安徽齐云山景区。南翔舞动绚烂的灯笼装置,火花如星如雨,在山水之间转动,让游客大饱眼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央视对此评论称,“表演不仅在线下被观众叫好,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吸引上千万网络用户的关注,经历了线下体验——线上爆火——反哺线下的路径。”

炭花舞是来自湖南隆回的一种民间绝活,2009年进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因为炭花舞主要靠心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炭花舞也慢慢蒙尘。这项古老又美好的非遗是怎么被重新发现的,又是怎么重新焕发生机的?

这还得从南翔消失的33天说起。

在今年8月13日发出炭花舞视频前,南翔已经33天没有更新了。在这33天里,他因为一则粉丝的委托,去了湖南的大山里,要把一项没人看的非遗,带出来。

这项非遗就是湖南隆回的炭花舞。委托人是南翔的粉丝,他的爷爷就是七江炭花舞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胡光旦。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两次中风,胡爷爷已经很久没有表演过炭花舞了,本来的两位徒弟也迫于生计,去了城里打工。炭花舞眼看着就要逐步消失,变成只有记载,无人会演的“死艺术”。

这位粉丝发现爷爷这两年爱上了看视频,尤其爱看打铁花等非遗视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联系了南翔,而南翔也真的来到了湖南,开始了这场拯救炭花舞的拜师学艺。

胡爷爷说,他80岁的年纪,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玩手机,更不懂如何表达自己。他不想靠炭花舞来赚钱,只是不想让这门手艺在他的手中开始没落。

就这样,这场学艺开始了。南翔从制作开始,重新学习炭花舞的道具制作。

不同于打铁花,炭花舞更偏向“舞”。它将火红的木炭燃料装入用铁丝编成的一个小网笼中,再用绳索将铁丝笼系于一根小竹杆的尖顶处,最后由表演者手持竹杆甩动铁丝灯笼,在夜幕中变化舞姿,迎风甩起。

胡爷爷拿出了这些年自己总结的炭花舞动作,一个接一个地教给他。

胡爷爷的两位徒弟也回来了。为了让炭花舞再次被人看见,他们回来陪着南翔一起练习。大家同吃同住,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一天接着一天的练习,道具做好了,动作练会了。但最新的问题是,找不到愿意看的观众,找不到能演出的景区。

经过多天的沟通,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齐云山愿意接受这支冷门的表演队伍。从湖南到安徽,路程1000 多公里,开车 11 个小时。

南翔和师兄们在凌晨出发,带着一车子的装备来到了齐云山,第一次表演炭花舞。

毫不意外,炭花舞的美,震惊了所有人。

这不仅仅是单人的舞蹈,也是群舞的狂欢。五个舞者聚在一起同时转动,火花给夜幕撕开口子,汇聚成为五环的样子。

无边黑夜,只有火花闪耀。这是一场真正的流动的盛宴。

在演出的结尾,他们面对激动的观众不断地重复:“这是炭花舞,木炭的炭,花朵的花,是来自湖南的非遗炭花舞。”

视频在抖音获得了387万赞,随着这次中秋南翔再次进行表演,并登上央视,炭花舞一定会被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看见。

胡爷爷的梦想,好像真的实现了。就像是那句他送给南翔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而南翔所做的,远远不只是推广炭花舞。

抖音非遗创作者@南翔不爱吃饭 原名史海峰,曾是一名数据分析师,利用工作之余拍摄美食视频。

2020年7月28日,他凭借一颗800元的“龙吟草莓”出圈。此后,他便打破传统美食视频制作套路,不断挑战高难度菜肴一一复刻中华传统美食、失传名菜、古籍中的美食,让更多人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在制作中华名菜谱系列的同时,他逐渐发现这些即将失传的美食背后,都站着一些掌握独家绝活的手艺人。正是他们代代相传的手艺,才积累出了这些精彩纷呈的中华美食。

“要是能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就好了。”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开始拍摄一系列和非遗传承有关的视频。

他来到延安,筹备四个月,发起了一场千人安塞腰鼓表演挑战。从洗牛皮、学习做大鼓开始,专门学习安塞腰鼓的打法。最后,1600人奔赴山顶,唢呐声响,腰鼓齐鸣,那个曾经只在语文课本里被描述的画面,再一次重现在了黄土高原。

他专门去天津六上道村找到一群80多岁的手艺人,一起复原各时期中国元素的盒子灯,为了让更多人见证烟花灿烂的一刻。

现在,南翔的东方非遗系列已经更新了37集,共计17.4亿次播放。

像南翔一样的非遗创作者,在抖音还有很多。

雕冰龙的@江寻千(九月),用老手艺创造新工艺的木雕创作者@猫木匠,00后的非遗传承人@汪氏皮影·确实牛皮,复原传统手工艺的“乡村守护人”@彭南科……

他们以精美复刻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亲自探访、记录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拿老手艺创造新的工艺品……这些多元的传播方式,加上非遗本身绚烂的魅力和厚重的故事,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过去一年,抖音上的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分享量同比增长40%。

以短视频为媒介,这些抖音创作者们寻找和守护逐渐消失的非遗文化。这不仅让更多非遗传承人和他们的工匠精神被看见,也带动了线下文旅和消费热潮。

根据《2024抖音非遗报告》,随着龙舟、三月三、英歌舞等相关视频热度翻倍,乃至实现数十倍的增长,带动佛山、南宁、潮汕地区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31%、146%和45%。漆扇、簪花、马面裙打卡视频增速居高,实现了318倍、55倍、15倍的增长。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

通过抖音,古老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连接共振,展现蓬勃的生命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