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商黑五类广告中虚假宣传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8 11:42

电商黑五类广告中虚假宣传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宣传通常涉及欺诈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相关条款。

2. 若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商家可能还需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3. 如果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明知是虚假广告仍进行发布,或者广告发布者未尽到审查义务,也可能依据《广告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电商平台上黑五类商品的虚假好评是否涉及诈骗罪?

电商平台上的“黑五类”商品(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出版物)的虚假好评如果涉及到欺诈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到这个情况,如果商家明知商品质量不佳或者不符合描述,却通过虚构的好评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知购买商品,且数额较大,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电商平台上的虚假好评如果涉及上述情况,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同时也会违反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但具体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进行判断。

电商企业在进行黑五类广告宣传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避免虚假宣传。一旦被认定为虚假宣传,不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还会损害企业信誉,造成经济损失合法合规经营是电商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温馨提示:想要解决棘手的法律问题?大律师网是您的不二选择!在这里,您可以找到3万+注册律师,他们会日常科普法律干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法律。同时,您还可以通过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获得专业的解决方案。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