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浙江跨境电商实现新发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8 17:5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鲁佳 通讯员 沈嘉乐 俞琼

近年来,跨境电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经贸领域的新亮点和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杭州海关10月18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中,浙江跨境电商出口超2500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以上。

在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诞生地——杭州,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融入跨境电商的发展浪潮,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持续推进国货出海。为了助力更多企业拥抱数字贸易“新蓝海”,杭州海关立足身处跨境电商“初创地”的先发优势,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监管服务的创新改革,支持更多的中国制造实现“品牌出海”。

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杭州海关推出10项措施

“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高过全国8.7个百分点,这个数据也说明了浙江省跨境电商在浙江的外贸出口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二级调研员袁国华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

一个多月前,结合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趋势,杭州海关研究推出支持浙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项措施,从模式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监管制度优化等多维度提升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浙江跨境电商提质增量、迭代发展。

据介绍,这10项支持措施,是杭州海关结合浙江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趋势,针对浙江跨境电商业态特点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其中,“拓宽跨境电商进出境物流通道”,强调支持开辟全货机、海运快船、“中欧班列”等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专线,拓展“空空中转”“跨境电商9610+海铁联运”等出口物流新通道,实现“浙江-上海”跨境电商跨关区“陆空联运”转关出口常态化运作,助力构建辐射全球的公海铁空立体式物流网络;“加大跨境电商企业AEO培育力度”,强化对跨境电商企业信用培育,对有意申请AEO的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属信用培育,优先安排实地认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AEO企业政策红利。

10项措施中有不少是根据浙江跨境电商发展实际制定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比如,“拓展‘海外仓’+‘集货仓’叠加优势”这条措施,提出要优化海外仓备案流程,实施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鼓励更多企业用好海外仓资源;指导企业运用综保区内集货仓,叠加综保区入区即退税等便利政策,形成“海外仓”+综保区“集货仓”两仓联动出口通关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出口,这条措施充分考虑了行业趋势,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将境外的‘海外仓’与综保区内的‘集货仓’联动起来,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便于跨境电商企业灵活、高效统筹商品配置。”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跨境电子商务管理科科长沈斌说。

跨境电商企业坚定出海信心

从代工产品到打造独立品牌

杭州海关实施的多项策略,优化了跨境电商监管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在政策的助力下,跨境电商企业更加坚定了出海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家具都是我们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得很不错,这次抓紧再发一批过去。”杭州大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经理徐钿惺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家居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出口,通过海外独立站和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这一批货值21.3万元的自主品牌家具完成海关申报通关后,通过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出口海外。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广泛的国外客户,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节奏,在产品上持续创新。”徐钿惺说,“在海关指导下,我们尝试海外仓出口,先将货物出口到设在国外的仓库,接到订单后直接从海外仓发货。”在跨境电商的助力下,公司从最初的代工为主,到现在逐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品牌,并成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目前,企业已经在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租赁了10多个海外仓,1-9月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出口逾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在杭州市临平区的一处直播基地,主播正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热情地向直播间里的国外消费者介绍着一款秋季风衣。“最近,我们尝试和机构合作,在国外的主流社交平台进行直播,每天播3到4个小时,然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组织这场直播的浙江森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弘璟表示。公司主要从事服装的设计生产,在亚马逊和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都设有店铺,专门销售自主品牌的服装产品,经过多年积累逐步打开国际市场。“跨境电商为我们传统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预计今年的服装销售额同比应该能有三成左右的增长。”陶弘璟表示。

跨境电商新业态,不仅让家具、服装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也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新渠道。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除病毒过滤器、集成电路制造用纳米膜等产品。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跨境电商领域,于2022年在亚马逊平台设立店铺。“我们的产品相对比较专业,也比较冷门,一开始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触跨境电商业务。”公司跨境电商部经理熊艳丹说,“在海关的业务指导下,一年多时间下来,我们真的开发了很多新客户,既有国外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有知名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在海关建议下,公司采取跨境电商直邮出口模式,可以有效契合小包裹、多品类、高频次发货的实际情况,接到的海外订单也在持续增长。1-9月,“科百特”通过跨境电商出口32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5倍,还入选了亚马逊平台的科研类“潜力品牌”。“我们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备案,海外独立站也开始顺利运营,相信跨境电商出口这条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公司公共事务主管许磊表示。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