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当下较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和“消费决策入口”,迄今拥有全球超过1.5亿用户,成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万消费者必备的“种草神器”,是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小红书有超2亿月活用户,其中72%为90后,50%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共有4300万+的分享者。
“高学历”是小红书用户标签,68%的小红书用户目前处于已婚状态,拥有本科及以上学位的用户高达71%。
根据2023年的数据,小红书的用户中女性占比接近88%,而男性约占12%。
小红书涵盖了日常休闲活动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以都市青年女性为主要受众的日常休闲生活分享平台。在此过程中,它展现了现代主体在休闲生活中新的精神特征,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数字休闲中的精神迷失现象。
1. 小红书中的数字休闲共鸣
随着用户体量壮大和平台多元化发展,作为女性色彩鲜明的数字休闲平台,小红书的主要功能逐渐从消费引导转向日常经验百科、线上互助平台、兴趣体验同温层,以及情感树洞。在人与世界极端疏离的后现代社会,小红书提供了持续、滋养、温暖和包容的场域,打开了共鸣的空间,让爱在其中相遇、流动。
“小红书是我的万能哆啦A梦” - 日常经验百科
从近几年开始,遇到日常生活疑问,网民的常规操作不再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而是“上小红书搜一下”。小红书正在从最初的消费引导平台,逐渐转化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和在线百科全书。
目前小红书用户使用场景以主动搜索、主动查看、了解趋势为主。60%的用户每天会在小红书高频搜索,日均搜索查询接近3亿次。在流量分配上,小红书的流量分法逻辑较为扁平化,对于头部明星的入驻不会给予太多的倾斜和推广,而粉丝量很少的“素人”,其发出的提问和经验分享也能得到曝光和关注。虽然平台本身运营目的是帮助用户和品牌建立消费互动的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私人经验性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如小红书上关于#如何做博主 的浏览量高达4.9亿次,#育儿分享 8.3亿次, #旅游攻略 21.7亿次,#实用APP安利 25.1亿次, #美食分享 46亿次,#电影推荐 74.8亿次,#不懂就问有问必答 82.9亿次,#周末去哪儿 142.4亿次浏览。
“我住在附近可以去帮忙!” - 线上互助平台
小红书作为“生活在线化”的载体,因在线上种草(图文种草、视频种草),然后去线下和其它网站拔草,最终回到平台继续分享,形成互动。这里“种草”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公益软件、线下组织、慈善活动等。由此形成了“种草”的正向循环,实现了“生活在线化”对现实世界的反哺。
用户“目分目分”分享了如何通过“be my eyes”软件帮助盲人远程解决问题。该笔记获得7.1万点赞,大量网友表示“已下载,希望能帮到别人”“这是我最希望在小红书看到的内容”。网友“Cheongki”表示:“我接到过一次……帮完他那天剩下的时间里头都很激动,一直在平复心情,而且因为帮助了一个人,心情特别好”。网友“哒咪一呀一”也表示“接到过!是帮助一个盲人叔叔找洗衣机按键。帮助人之后真的会一天都感觉特别好!”
账号“蓝色反圾”的背后是杭州5年老牌环保组织,致力于运动、环保、捡垃圾,口号是“让运动触手可圾”。在小红书上,该账号通过将捡垃圾与遛娃、铁人三项等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用户在线下加入。
用户“是小鹿呀!”分享了自己将长发捐给儿童疾病公益组织,帮助癌症儿童做假发的经历,普及了捐发活动并鼓舞了其他网友也诉诸行动。
账号“底层手记”采访大量重庆底层人民并更新底层生活记录,目前已更新600多篇,广大小红书用户积极筹款。小红书的就近推送算法也使得当地用户能及时看到信息,为相关人士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与此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运营者金墉老师发起“底层百工调查及帮扶计划”,帮助百姓重新营生,广大用户也在留言区出谋划策、群策群力。
“我懂,当时我也哭了” - 兴趣体验同温层
小红书平台推广的社交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交”。现代社会,基于熟人关系的功利性社交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兴趣爱好为基础而产生的各类小众文化圈等生活方式社交的线上平台正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令现实世界中有独特兴趣爱好的人群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处诉说自己的热爱,反而能快速在赛博空间里找到同温层。小红书匹配兴趣用户的算法也能将有相通兴趣爱好的网友聚集到一起。即使是陌生人,也会因相通的兴趣爱好或休闲体验及产生的感悟而发生交流。
因为小红书,各个年龄层的用户都找到互相分享、展示、互相学习、扩充自己兴趣爱好的渠道。这也使得书法、香道、篆刻、文玩、汉服以及一大批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并成为小红书上的潮流话题,令传统文化重新恢复了生命力。
另一方面,进入加速社会,工具理性逐渐占上风。主体与世界的关系进入阿多诺反复强调的“资产阶级冷漠”。这种冷漠,即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疏离与缄默,是现代人共鸣感知能力的逐渐丧失。而在小红书,这种孩童般的或者是诗意的与世界的关系得以重新展现。
在小红书一篇关于梵高的绘画展览帖子留言区,几位用户分享了自己欣赏画作的经历:“每次看梵高的作品都要落泪”“第一次去按年代顺序一路看下来,到最后泪流不止。一抬头旁边大家也差不多。”
感动到落泪,则是代表精神上、情感上或心理上被“触摸”的反应。正如普莱斯纳指出,哭,和笑一样,这两种现象是人类特有的品质。它们展示了人类主体的特殊共鸣能力,表明与世界的关系是流动的。
用户“estralla”发帖分享历史题材纪录片《激荡四十年》,笔记标题为“千万不要大晚上看,哭到耳朵都堵住了”,表示“看完真是热血澎湃,每一集都是可以分分钟看哭的程度”。评论区讨论十分激烈,用户Kskcnfivn留言“真的很好看,98抗洪那个我哭得最惨”;用户jjokl:“这个真的巨好看,是之前历史老师放给我们看的,我们都看完了,还会等更新,真的很有意义……记得有一个三峡水电站村民搬迁那个给我看哭了,当时在教室哭得稀里哗啦”用户天表示“我懂我懂,光是看标题心里的感情就涌起来,眼眶都湿了。”
用户“身未动心已远”描述了一个在故宫看懂古人要画风的事件,表示“在这个以快速为主流的时代我们对自然万物的感知能力,对生命中的细碎片段的感知能力变弱了,情感共鸣的能力好像在退化,我们失去了对日子的耐心,我们无暇顾及……”用户“云上的日子”留言:“这样的特质我长大以后已经慢慢失去了,我能真实地感到自己变得越来越麻木,也是看到这番话和评论里姐妹的分享我才想起来……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失去这份感知力。”
“只能在小红书上倾诉” - 情感树洞与力量源泉
齐美尔在描述“女性存在”的品质时,如此强调共鸣能力。根据齐美尔的说法,与男性的物化、工具化的本性相比,女性的心灵与自然的完整统一有着“奇妙的关系”。人类活动在其最深处,一直恐惧暴露于一个寒冷、充满敌意的世界,且渴望和追求共鸣。人类渴望体验一个持续、滋养、温暖和包容的世界,并体验自己在其中的有效性。而女性用户占近7成的小红书便提供了这样一个持续、滋养、温暖和包容的场域。在该平台,#女性成长 标签的浏览量高达99亿次。
用户“Willa大王”讲述自己考驾照科目三挂科后,坐公交时帮助了一位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评论区纷纷与她共情并对她进行了鼓励和赞美。作者又留言感谢:“小红书的姐妹们真的好温暖啊,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人……所有评论都是相互鼓励、富有真情的,我又充满了能量,并且我更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了。”
用户“玉萍爱生活”是一位七十岁的老奶奶,0基础学画画,她在小红书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开始数条笔记的标题都是“希望大家不要笑话我”,她的数条笔记总获十几万点赞和上万条留言。用户“CiaoYe”留言“希望您一直热爱生活,我很少给人评论,看到您分享的内容,我也深受感染,向您学习过好每一天。”
通过小红书,人们获得了来自世界的鼓励和善意,也让自己发出声音,鼓舞和感动了世界,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共鸣由此展开。在这一刻,陌生人远隔千山万水,却因为同一种感受而使得心灵发生共鸣,成为了朋友,互相充满同情和信任,得到了精神上的富足。
而当主体在这些情感中经历巨大挫折,往往不会选择熟人社交网络(如朋友圈)进行情感吐槽、哀悼等,于是小红书成了在无法抒情的冷漠世界中能发泄内心感受的“情感树洞”。
小红书中“情感树洞”标签的浏览量达47.9亿次。一位用户表示“我是个失独的母亲,一双儿女都抛下我走了……内心的思念无处发泄,只能在小红书上倾诉”。一些留言分享了自身的相同经历,还有留言向她提供了关爱失独群体的微信小程序。
用户“梦想君”发帖“从没想过我的婚礼爸爸会缺席”,分享了父亲心脏病去世的经历,写道“希望爸爸能陪我一起,出嫁。还有15天就是婚礼了,心痛到无法自抑,又不敢发朋友圈,只能在这里自说自话。爸爸,我好想你。”在收到2000多条拥抱鼓励的留言后,作者又留言表示“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共情和共鸣。大家都是善良柔软的人儿,一定是爸爸派来的天使……再次感谢大家的安慰和鼓励,深鞠躬。”
失去亲人爱人,如哈特穆特·罗萨所言“是一种普遍的体验……被看作是最糟糕的命运,并伴随着所有共鸣能力的丧失……世界显得冷漠、黑暗、空虚、无意义、充满敌意”。在这种极端疏离的状态下,通过网路和数字平台,与一个个陌生人的友好相遇,瞬间向其打开了一个共鸣空间,这个共鸣轴清晰地沿着同情、共情与爱的边界移动。在这里,“爱作为一种共鸣的体验,不是指爱或被爱的事实,而是指相互的、变化的、流动的、感人的相遇的时刻”。
2. 小红书中的数字休闲异化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事物的背面,小红书创始目的美妆的测评与推销,底层逻辑是一种对消费至上的追崇。更深一层,其大数据计算功能使得用户陷于“信息茧房”之中,丧失了深度思考能力与自身的主体性。
“给自己买共鸣” - 遭到商品化的休闲
与传统的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不同,小红书本身是作为旅游购物攻略聚合平台出生的。小红书通过Consideration(种草)整合了Attention(注意)到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购买)、Share(分享),综合合并为CAS模型。
2021年小红书种草榜中,护肤、彩妆、身体护理占比高达70%。用户的消费的动机之一为获得认可,认可自身是美的、有吸引力、性感、讨人喜欢、聪明。
情感资本也是如此。“独立女性、自律、成熟、有品位、爱自己”等侧重情绪价值的关键词在小红书频繁出现。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是打动平台用户的有效切入点。藉此,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者快速准确地响应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并引起他们对产品的共鸣。用户从无意被种草到一步步主动去种草甚至爱种草,自愿自觉掉入了消费的魔圈。
小红书上“网红餐厅”“网红景点”的出现,也是这种趋势的产物。“上班社畜打工,下班网红打卡”成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模式。逃避到商场、度假胜地似乎是一种恐慌反应。似乎只要来到这些广受欢迎的场所,内心就能得到共鸣。这也使得小红书的种草+打卡文化大行其道。人和世界之间的互动变成一种情感上受影响的冲动或商品化刺激产生的回声效应。
“自由也化身为强迫” - 迷失的主体与自由
小红书的推送逻辑有两个核心点:内容标签匹配、社交关系链推荐。其特有的流量分发体系称为CES(community engagement score)。
小红书的大数据算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感兴趣,我们想要什么,承担了告知我们偏好、倾向的工作。浏览点击几次之后,小红书的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就能判断出用户内心的愿望所在,推算出一个比人更了解自己的“自我”,推送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产品和笔记。
可以说,大数据以无形的力量,对主体进行精准的分析、判断、预测、投喂。同时,主体在小红书中进行休闲时的数据痕迹构成另一个虚拟自我,大数据算法引导着这个自我在网络上继续浏览推送的笔记,关注网络红人,购买相关的商品。一定程度上,可谓大数据在准确地预测主体的休闲行为。那么,这种表面上看似自由的,出于个人意志的浏览、点击、关注、购买等等休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一个理性的、有自由意志的人,做出的决定?正如舍恩伯格所言:“如果大数据分析完全准确,那么我们的未来会被精准地预测,因此在未来,我们不仅会失去选择的权利,而且会按照预测去行动。如果精准的预测成为现实的话,我们也就失去了自由意志,失去了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3. 结语与启示
使用小红书进行数字休闲,因为它逐渐成为网友的日常经验百科、线上互助平台、兴趣体验同温层,以及情感树洞。但同时,小红书上也存在着休闲商品化、主体迷失与自由丧失等休闲制约难题。
可以说,小红书之所以在众多社交电商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是始终重视口碑社区的打造。这个社区,既是小红书起家的地方,也是它最大的护城河。用户是有粘性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未来,让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有效的传达给用户,稳定高粘性用户,引导和挖掘真正的价值反哺平台,保持社区平台的长远和健康发展,也是小红书后续发展需要持续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ChatGPT大行其道的今天,工具理性已经无法超越人工智能,继续保持人类的统治地位,而情感和共鸣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是与人工智能抗衡的法宝,是是实现普遍精神富裕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这也要求时代重视人文精神和休闲教育的培养,尤其是今天的数字休闲活动,探索如何趋利避害、去芜存菁,建构科学健康的休闲观念及体系。当然,也期待小红书在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肩负社会责任,让小红书产品更有温度和价值。
【参考文献】
Adorno, Theodor W. "Negative dialektik." Frankfurt am Main 21980 (1966): 86.
Rosa H. Resonance: A sociology of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ld[M]. John Wiley & Sons, 2019.
哈特穆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M]. 郑作彧,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 林荣远编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舍恩伯格, 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205-206.
吴清月,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博士生
本文系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浙江省休闲学会课题“精神富裕视域中的数字休闲研究”(项目编号:22CSX04)的研究成果。